时间:2022-09-23 21:09:17 | 浏览:684
3年引进17个百亿元投资项目,集成电路、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高新产业迅速集聚;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1∶1,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居浙江省第一……浙江省嘉兴市正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集聚高新产业
直径仅7微米的化纤细丝,以每秒60米的速度从高处飘落,而后72根细丝拧成一股长丝,在1分钟之内形成4000米的丝束……这里是位于嘉兴桐乡市的新凤鸣集团5G长丝车间,要在高速作业中准确选出飘丝、飘杂,靠肉眼无法完成。
“一根细丝的直径只有头发的1/10,只要有一根飘丝,整块长丝丝饼就成了残次品。”新凤鸣集团信息技术部部长朱云强介绍。
现在,一台头上长着激光“触角”的机器人解决了难题:它在工位前来回跑动,把生产图像以8K超高清的影像传回后台。整个车间只需两台这样的机器人就能完成精准检测。
“得益于嘉兴推进的数字经济建设,近3年,集团产能翻了3倍,效益一直处于行业高位,综合能耗还比行业平均水平低20%。”朱云强说。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招才引智。2020年,全市引进共建南湖实验室、清华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嘉兴分院、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科创载体。由浙江省政府、清华大学联合组建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落户至今已引来4000多名“清华人”在嘉兴创业。
眼前一块两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是一款超高性能异构集成单芯片,打破了传统同构芯片内储存与计算间的数据墙,实现数据感知、存储、计算的集成。研发这款芯片的芯盟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洪沨说:“嘉兴高新产业集聚度高,区位优势明显,投资成本适中。在这里创业,我们对前景充满信心。”
目前,嘉兴已培育工业互联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各类省级以上试点示范企业上百家。
推进绿色转型
嘉兴海宁市黄湾镇闸口村,曾经有130多家建筑装饰小企业、小作坊。林立的烟囱、刺耳的噪音、漫天的粉尘,让原本优美恬静的村庄变了样。
当黄湾镇着手整治小企业、小作坊时,海宁市浩望塑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浩彪曾经认为:“新厂房、新设备,拆了实在可惜!”
不承想,自打搬迁到海宁市创业创新园区后,公司产值增加了4倍,九成产品出口国外。更重要的是,家乡重新变美了。“河湾清澈、鱼虾嬉戏,让人看了心旷神怡。”作为本地人,胡浩彪打心底感谢那次整治。
包括闸口村在内,黄湾镇下辖7个行政村都开展了“低小散”企业整治和生态功能区建设,共腾退企业324家,拆除厂房28.2万平方米,复垦土地近490亩。与此同时,黄湾镇2个村获评国家3A级景区,3个村获评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黄湾镇的变迁,是嘉兴推进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
国控三类及以上水质断面比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投资80亿元,建成46个固废处置项目;继PM2.5平均浓度由2013年的每立方米68微克降至2020年的每立方米28微克后,嘉兴今年提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以上”目标。
从5年前在全省生态考核中排名靠后,到如今蝉联“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市和浙江省治水最高荣誉,“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嘉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了一场生态建设翻身仗。”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曹建强感慨。
“我们要让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落地生根,打造成嘉兴的亮眼品牌。”嘉兴市委书记张兵表示。
建设美丽乡村
绿荫,草地,竹林外碧水环绕。周末,南湖区凤桥镇永红村来了不少年轻人。村民李月莲家三面环水,成了网红打卡点,拍照声不断。
“游客多了,商机也多了。家里果园种着水蜜桃、槜李,去年赚了25万多元。”李月莲掩不住笑容,“今年收入还能再增!”
按照全域景区化思路,嘉兴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永红村就在其中。
“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建设扮美了乡村。一些村民开了民宿,有的转型做了电商。村里有卡丁车赛道,有体验农耕的田间自然学校,到处是商机。”说起变化,永红村党总支书记王翔如数家珍,“十几年前,我们还是经济薄弱村,收入不到5万元;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90万元。”
“这些年,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让农民有更多机会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嘉兴市发改委主任章剑介绍,全市实现一公里范围内公交通村率100%,农村通信网络实现4G和光纤全覆盖,让美丽乡村建设有了坚实基础。
傍晚,嘉善县姚庄镇桃源新邨居民葛晨东和往常一样出门纳凉、休闲,“去社区书场听说书,或是在健身房里打打乒乓球,文化生活很丰富。”
前些年,姚庄镇开展农房改造,葛晨东把自家的3亩半地流转给了村里,再将自家老瓦房出租,一家三口搬进了桃源新邨宽敞的新居。“衣食住行,样样都方便。”葛晨东细数着:卫生院、超市、幼教中心、居家养老中心……公共服务资源一应俱全。
2020年,嘉兴市所辖858个行政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村村超百万元”。
来源: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嘉兴发布
2018-10-16 20:36 | 看秀洲微信号好!消!息!在《人民日报》公布的2018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上,秀洲有四个镇榜上有名!榜单由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所等机构组成的课题组研究,
平报融媒记者 闫增旗“看到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创业环境又这么好,我就回来办了这个企业,让乡亲们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9月8日上午,在位于石龙区龙河街道刘庄村的河南百邦物流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全封闭式仓储物流站台内,
文 | 红餐产业研究院预制菜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按照食用方式或加工方式,预制菜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类。美国和日本预制菜发展情况预制菜起源于
围绕全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要求部署,河南焦作市解放区商务局以市场主体需求和营商环境堵点问题为导向,以提升商务发展质量为核心,以推动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积极搭建各类商贸和对外服务平台,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费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新时代催生新使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布局下,合肥庐阳区主动作为,瞄准长三角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目标,紧扣三大功能区建设全新定位,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以首善之区的昂扬姿态在产业布局、开放合作、公共服务等方面
2021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两山”理念实践样板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区域一体
1月19日上午,东营市东营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来自全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全区人民的希望和重托,汇聚一堂,共绘新时代东营区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本次大会应到代表269名,出席会议的代表265名,符合法定人数。
记者 赵立翠为全面推介东昌府区高质量发展丰硕成果,展示东昌府区聊城“首善之区”良好形象,东昌府区委宣传部组织相关新闻媒体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东昌府”主题采访活动。此次主题采围绕“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专题宣传,深入开展体验式、沉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19日讯(记者 王丹玉) 菏泽成武,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处处跳动着绿色的脉搏,在呼吸间绽放着生态之美。近日,中国山东网记者实地探访成武县“创森”工作,看到风光秀丽的绿色画卷在菏泽市成武县徐徐展开。创森+生态建